长沙窑位于长沙市望城区铜官镇至石渚湖一带,湘江、洞庭湖、长江为其提供了便利的水路运输条件,凭借发达的交通网络,长沙窑与各大城市、港口相连,一批湖湘商人开拓创新商贸产品,经营遍天下。据考古发掘及研究,江苏、浙江、河南、安徽、广东等十余个省区市均发现有长沙窑陶瓷器,可见其产品销售、传播范围之广。
中晚唐时期,西北藩镇割据,古丝路受阻,对外交流主要通道由西北陆路转向东南海道,大量的瓷器随昂贵的丝绸一起成为外销产品,陆上丝绸之路最终让位于海上丝绸之路,完成了“驼铃到船帆”的转换。长沙窑紧抓机遇,成功研制独具特色的彩瓷,创新吸收外来文化因素,成为外销商贸的紧俏货,并逐渐成为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商品之一,推动形成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次外销高峰。海外考古、黑石号沉船发现的大量长沙窑瓷器,印证了作为长沙窑产品交易集散地,长沙成为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长沙窑瓷器乘船扬帆出海,让世界了解大唐的诗歌与艺术。
方寸之心化为诗情画意,通江达海行销世界。
行步至此,请君同船行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