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沿边不靠海的长沙,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起点。
这是一个奇迹。
不能不提长沙窑。
当我们看着“黑石号”上清亮亮的千年瓷器,早已在千年前丈量过世界的经纬,经历过大海的波涛,我们便深深懂得,这片土地,从来都是开放的,心连世界;从来都是包容的,气吞寰宇。特别是长沙窑诗文瓷,在当时所有陶瓷中独树一帜,便知道,这片土地从来都不缺创意与诗意。
所谓创意,是一种无中生有的智慧。长沙人的创造,在器用之余,总附载着若隐若现、撩动人心的诗意,一如长沙窑上题写的诗文,看似率意,却处处妥帖,便可看出那一批“窑上人”有匠心而无匠气。
正是这种匠心,为我们收藏了一个惊艳的诗歌世界。它是丰富的,长沙窑诗文瓷是唐人写唐诗的又一重要发现,其价值不低于敦煌写卷。它是优美的,它是唐人生活的心灵诗集,堪称唐代民间最流行的诗歌选本。它是生活的,比官方文献更直接、更真实地反映唐代社会积极生活和社会深层的矛盾冲突和嬗变。它是史无前例的,它把绘画和中国诗词运用到瓷器的装饰中,开创了一个时代。
2019年,长沙市作为中国唯一内陆城市加入了“海丝申遗城市联盟”,这是对长沙拥抱世界的历史认证。2024年,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联席会议在长沙举行,为此,长沙博物馆联合省内外多家文博单位共同举办“我有方寸心——唐长沙窑瓷器诗文特展”。展览主要展出以诗文壶及外销产品为主的长沙窑瓷器,玄黄错彩,见社会百态;文典音和,品风流大雅;椰纹枣饰,读彩瓷帆影。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诗文,感受岁月给予湖湘大地最具有浓郁诗情的馈赠。